2014年12月18日,在姚丽雅教研员的精心组织下,开展了一场以新课标为核心的新一轮研讨活动。其中,叶丽宝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教师均参与研修,大家就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的创新以及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活动伊始,教研员姚丽雅老师向老师们展示了今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中的优秀课例,即金华市新世纪学校张明波老师所授的《华夏拾遗,情韵流芳》。姚老师敦促各位教师在限定时间内深入研读张老师的教案,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课例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特点。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们不仅吸收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激发了对音乐教学创新的深入思考。
继而,老师们共同观看了张明波老师的教学视频。张老师的课程选自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曲苑寻珍》,课堂内容聚焦于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核心素养为指导的教学理念。张老师将课堂环境布置成“博物馆”,赋予学生“参观者”的角色,营造了一种轻松和开放的学习氛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张老师以京韵大鼓为主,辅以苏州弹词和衢州道情,展示了从课堂到课外、从北方到南方的曲艺艺术,真正实现了“拾遗”,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我国曲艺艺术的深厚底蕴,并树立了对曲艺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意识。在课程构建方面,张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清晰易懂的任务单来总结经验,分析了各种曲艺的唱腔风格、表演形式、说唱关系、伴奏乐器等要素。通过“听、品、赏、演”四个阶段的学习环节,从欣赏聆听到体验学习,再到合作表演,学生经历了从思考到实践、举一反三的过程,完成了对南北多种特色曲艺的比较学习。
在观课结束后,参与的教师们纷纷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叶丽宝工作室的成员们,在叶丽宝老师的引领和鼓励下,表现得尤为活跃,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氛围热烈,效果明显。小组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进行后,最终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随后,郑言歌老师作为小组的代表,向在场的所有人分享了他们小组讨论的精彩成果。
活动最后,姚老师就大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姚老师提出,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她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们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探索和实践这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