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暑期,教育启新思
——记蒋海明运河名校长工作室暑假读书活动
炎炎夏日,蒋海明运河名校长工作室的暑假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为成员们带来一场知识的清凉盛宴。本次活动旨在提升工作室学员们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智慧,促进校际交流合作,推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
读书活动学员与导师感想与体会:
启航中学韩小凤:在教育的航道上,静水深流——读《愿人生从容》有感
贾平凹在书中写道:“人生真正的从容,不是躲避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在教育的道路上,我愿以一颗从容的心,去面对每一个挑战,去珍惜每一段经历。我深知,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付出。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从容,就一定能够引领学生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我将继续以《愿人生从容》为镜,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与管理理念,努力成为一位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教育者。愿我们都能在教育的航道上,以从容不迫的姿态,共筑教育的梦想,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文晖中学何瑜群:《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实践案例》读后感
德育是最大事,也是最小事。正如周凤林校长在《学校德育需要顶层设计》所言:学校德育顶层设计关乎学校德育实效性。其根本在于做之前就要想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事实上做所有事都应如此!说来易,做却难!然而,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我们更要关注德育的顶层设计,避免琐碎化、破碎化,关注德育活动的系统性、连贯性,以期实现育人功能螺旋式上升。在实施方法与路径中,要不断积累经验与积淀智慧,通过开发课程,在课程、课堂、活动中实现德育目标,努力通过纵向成序,横向沟通的方式将丰富的活动载体、实施内容构建成较满意的德育工作立体网络。行进在路上,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让学生在厚土中坚韧生长!
康桥中学许颖:以心灵艺术的视角对待教学
—— 读《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有感
工作经验的积累也让我对心理学理论开始感兴趣,我开始自学《行为心理学》《心理艺术疗愈》等内容。在今年暑假,我还主动报名,参加了心理B证的培训和考试,并顺利取得心理B证。所以在暑期,我选择了《当代教育心理学》一书作为我的研读对象。在我看来,心理学不仅能够洞悉人类的内心深处,窥探不为人知的秘密,还能以辨证的、科学的解释心理问题,这对我的教学、管理工作十分有益。教师教学宛如医生看病,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大夫都能把创造性和灵感建立在基本的专业知识之上。现代医学科学虽说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之上,但医生治疗病人时还需应用判断、直觉和创造性,来解决许多没有必然的正确答案的医学问题。当然,医生也决不能置生物化学原理而不顾。同理,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知道教育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学习和教学规律,就像医生不知道生物化学原理一样,所做决策都将不可避免地失败。对教学是科学的还是艺术的这一问题的辩证回答,折射出了教育心理学对教学实践的两方面作用。从科学的一面看,教师需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艺术的一面看,教师需要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不断进行实践,并能对自己的实践进行反思。
文澜实验中学董莹莹:《教育的初心》读后感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强调了教育的初心,即教育的本质是爱,是对学生、教师、家长、事业的深切关怀。他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展示了如何保持这份初心,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尊严,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李老师敢于自曝在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以此警醒教育者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避免伤害学生的心灵。
书中的故事和观点让我深刻反思,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如何设计教学,以及如何在教育中保持耐心和理解。李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成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的人。
启航中学姜溯佩:读《原则》有感
完成目标的五步流程(图1为流程示意图):a、设定清晰的目标,b、找到妨碍目标达成的问题,c、诊断出现什么地方存在不正常,d、设计修改方案,e、采取必要的行动。当结果与目标出现不一致时,管理者能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并组织员工弥补缺陷,是其能否脱颖而出并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图2为达成多个目标的历程)。一个管理者在这方面的经验越丰富,做得越有效,向上的轨迹就越陡峭。
设定清晰目标之后,b-d的三步过程可以理解效率降低或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为过程中反思的环节,整件事情完成后再做小结反思,从反思中得到提高,有利于在以后的工作中积累更优秀的方案。蒋校在工作中特别重视反思的过程,学校的工作具有周期性,很多活动方案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优化,日积月累,工作将更加出色,也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文晖中学傅柳霞:重新认识教育——读朱永新《未来学校》有感
朱永新老师的《未来学校》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未来教育的可能性和方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震撼和启发,对未来学校和教育模式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入地认识。
读完朱永新的《未来学校》后,我深感震撼和启发。未来学校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是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更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未来学校将重新定义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同时,未来学校也将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未来学校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主流和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北苑实验中学徐巧飞:读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有感
怀特海是一位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他在《教育的目的》中提出了一些关于教育的基本原则。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对我们的教育管理非常的有启发。
它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情感和道德。他还强调教育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鼓励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同时,教育应该是自由的,应该鼓励学生的自由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而不是强加固定的模式和答案,教育应该也是终身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该仅限于学校,而应该伴随个人的一生。除此之外,怀特海还将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他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鼓励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第三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中,我们的新教材的编写与新课标的要求与上述观点在内核上是相吻合的,因此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多的指导。
工作室导师蒋海明也分享了他在读《好校长是怎样炼成的》的读后感
阅读《好校长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让我对校长这个角色有了全新且深入的认识。书中指出,一位好校长应是教育理念的引领者。在当前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下,校长不能墨守成规,而要精准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以先进理念为学校指引方向。例如,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而非局限于成绩。
好校长也是优秀的团队组织者。他们深知教师是学校的核心力量,会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研活动、鼓励教师进修,让教师在充满活力与支持的环境中施展才华。同时,校长要有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内协调师生、家校关系,对外争取资源,为学校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书中还强调好校长的人格魅力与道德风范。校长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成为全校师生的楷模。这让我想到那些令人尊敬的校长,他们用自己的言行默默影响着身边的人。
读完此书,我领悟到好校长的炼成并非偶然,而是在理念、管理、品德等多方面不断修炼、积累的结果。他们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是学校的灵魂人物,引领着教育事业不断迈向新高度。
此次暑假读书活动成效显著,为老师们提供学习提升平台,让他们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力量,在交流中升华教育理念,提升管理能力与水平。工作室负责人蒋校长表示:“读书活动是自我提升良好契机,也是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今后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助力学员们成长为有思想、有智慧、有情怀的教育领导者,推动拱墅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文:工作室导师与学员
编辑:傅柳霞
审核:蒋海明